本文轉(zhuǎn)自【江西法院】;
販賣毒品違法毋庸置疑
但把假毒品當真毒品賣
算販毒還是詐騙?
案情回顧
2017年11月,王某收到李某的微信消息稱要1克K粉,王某聯(lián)系上家后告知李某價格,李某當即答應(yīng),并承諾給其50元好顆粒機處費。王某見有利可圖,便收下李某轉(zhuǎn)來的毒資,找上家拿了一袋毒品K粉。
毒品用透明封口塑料袋包裝,呈白色帶點淡黃色顆粒狀晶體,外形與王某之前吸食的毒品K粉相差無幾。王某吸食后未感覺異常,便將該袋毒品送到李顆粒機某所在的酒店客房,交易完畢后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。經(jīng)檢驗,從李某處繳獲的疑似毒品K粉中未檢出氯胺酮成分,凈重0.49克。
法院審理
廣西柳北法院審理認為,王某明知K粉是毒品仍予以販賣,主觀上具有販賣毒品的故顆粒機意,客觀上實施了販賣毒品的行為,根據(jù)主客觀相統(tǒng)一原則,其行為已經(jīng)構(gòu)成販賣毒品罪。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,繳獲的疑似毒品中未檢出氯胺酮成分,販賣毒品的行為未能得逞,屬于犯罪未遂,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顆粒機罰。綜合考慮本案的具體情況及王某的犯罪事實、情節(jié)、認罪態(tài)度、悔罪表現(xiàn)及社會危害性,法院判決被告人王某的行為構(gòu)成販賣毒品罪,因犯罪未遂,獲刑拘役三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。
販賣假毒品一般有兩種情況
一種顆粒機是行為人故意以假充真或明知是假毒品而販賣獲利,此時,行為人故意以假貨冒充毒品販賣,純屬欺騙,為詐騙罪;
另一種是行為人完全不知是假毒品,以為是真的毒品進行販賣而獲利。行為人雖然賣出的是假毒品,但他主觀上顆粒機具有販賣毒品的故意,客觀上實施了販賣毒品的行為,故應(yīng)定為販賣毒品罪(未遂),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。
法官提醒
毒品不僅會摧毀人的身心健康
還會加劇誘發(fā)各種違法犯罪活動
擾亂社會治安
廣大群眾一定要
珍愛顆粒機生命,遠離毒品!
自覺抵制毒品犯罪!
來源:綜合柳北法院
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。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由木屑顆粒機_燃燒生物顆粒機那里有_生物質(zhì)燃料顆粒機器設(shè)備發(fā)布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http://m.tgmgy.com/post/9943.html